平安银行冀鑫:3.0反诈系统防堵超4亿潜在损失


2019-11-11 21:26来源:移动支付网

21世纪的当下,我们每人平均每天接触信息,大约和16世纪时每人一生中接触的信息量相当。得益于对信息、数据的有效运用,金融各类业务能力被大大增强。但任何事务有正也有负,信息爆炸、移动互联网方便广大用户的同时也“方便”了一些不法犯罪分子,比如催生了薅羊毛、信息买卖、盗刷等黑产业务。

对此,在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2015年前后,各大商业银行特别是信用卡中心业务遭到了不小挑战。据了解,互联网盗刷趋势从2013年开始到2016年出现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无论从涉案金额还是具体的涉案客户数,都实现了双增。黑产给银行的声誉、权益均带来了不利影响。

不过在2016年以后,得益于金融科技快速发展,平安银行很快找到了应对措施。平安银行信用卡互联网盗刷涉案金额、客户数、欺诈攻击率等指标快速下降,而这背后是平安银行欺诈防控体系1.0到3.0的迭代。

反欺诈1.0是前两三年采用的方式,主要考虑三位一体的体系。这一阶段主要依靠专家的经验,银行一些较为资深的人员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银行有专门的人员通过大量的数据挖掘完成一系列策略的数据,为所有的客户行为做预警。

反欺诈2.0体系,由规则加人工变成模型驱动加系统决策。智能建模手段,有效提高了伪冒防堵,反欺诈部门联合建模对整个信用卡生命周期都有所跟踪。

反欺诈3.0体系,也叫SAFE智能双卡反欺诈体系。该系统应用AI技术全方位监控风险,并且平安银行会对关键控制点形成对应的变量送到金融交易作为参考。比如客户何登陆App、登陆位置、用何设备、这些行为习惯与日常操作是否一致等等。

在2019第四届中国移动金融安全大会上,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反欺诈专家冀鑫和我们分享了这些变化。冀鑫表示双卡反欺诈体系平安银行信用卡当前在用且取得了不错效果,据透露,该体系至少已为平安防堵掉4亿次不良信息风险。

无论从发卡量还是交易量来看,平安银行信用卡目前在整个银行业中已步入第一梯队。资料显示,2018年末平安银行信用卡流动卡量(区别于发卡量)已超5152万张,年交易金额超过2.7万亿,平安口袋银行App月活客户也超2500万。如何做好反欺诈,是平安银行必须面对的课题。冀鑫认为,电信诈骗、脱库撞库、养卡套现是银行信用卡常见的三大类欺诈来源。

评论加载中
相关文章

月点击排行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1-2022 移动支付网    粤ICP备110613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994号
深圳市宇通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28区宝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C座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