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ODA的过去、现状及未来


2018-11-6 8:56来源:移动支付网    作者:张穆清

近日,黑龙江省“智慧公交”项目上线,并且该项目采用了ODA技术方案。不久前,深圳公交上线银联云闪付项目,同样采用的是“联机+ODA”的方案。为此,移动支付网来回顾一下ODA技术的历史以及看一下目前的发展状况,再畅谈一下ODA技术的未来。

ODA技术的过去

ODA技术是银联为适应交通等各类应用场景提出的,通过实时脱机数据认证,延迟联机交易,借助小额免密免签通道,减少银行卡交易时间,实现快速支付,具有交易稳定、速度快、计费策略灵活以及用户体验好的特点,适用于网络条件不好的环境,并能够通过延迟联机交易实现请款和分时分段计费等需求。

为了实现银联IC卡ODA功能,银联在2015年发布《中国银联IC卡技术规范升级公告2015》。并于2016年6月发布《银联IC卡支持联机ODA功能技术指引》和《银联IC卡联机ODA功能必选改造技术指引》,对银联IC卡支持联机ODA功能内容进行了细化,并制定了厂商必选支持、机构可选实施的实施要求和时间计划。

银联要求自2016年11月起所有厂商送检产品必须支持该功能;并建议银行在个人化参数配置中开通此功能,以拓展银联卡应用场景。对于已获得银联UICS卡产品认证的产品如不支持联机ODA功能,则厂商应于2017年6月30日之前向银联授权检测实验室补测“非接触式IC卡支付卡测试”测试项目。

2016年12月28日广州地铁率先采用ODA技术,意味着ODA技术实现商用。

2017年8月10日,银联“云闪付”登上宜昌公交,并且首次将ODA技术应用于公交。

ODA技术的现状

针对银联ODA技术的商用情况,移动支付网依据时间的先后顺序整理了一张各个地区公共交通支付采用ODA技术的时间表。

由此可见,银联自从将ODA技术落地商用后,越来越多城市的公交和地铁采用了ODA技术。

在ODA技术应用之前,银联在公共交通支付领域进行拓展主要是基于两类产品:一是电子现金,二是实时联机。但是无论是电子现金还是实时联机都存在一定的不足,电子现金需要预先充值、还有可能需要重新发卡,而实时联机交易时间较长,对网络环境要求较高,并且较难实现分段计费。

而ODA技术具有以下三大特征:

1、交易不依赖网络环境,只取决于终端与卡片,闸机和后台不需要实时联机。

2、采用后台计费的方式,计费方式较灵活。

3、不将金额记录在卡片上,无需开通行业应用、不需要圈存。

这三大特征也正好解决了电子现金和实时联机的不足,并且能够更好的适应交通等的应用场景。

ODA技术的未来

至于ODA技术未来的发展状况如何,能不能帮助银联在公共交通支付领域扳回一局?

笔者认为解答这个问题需要考虑到两方面,一是ODA技术本身,二是目前的市场格局。

1、技术本身:

对于ODA技术本身,目前已经在国内实现商用,已有多个城市的地铁公交采用,技术已经得到实践的验证。

ODA的载体是银行卡,属于非接支付的范畴。体验一直是非接支付最引以为傲的优势,在交易速度上,非接支付要比扫码支付要快,这也是大家所公认的。但是有一点需要值得考虑的是,在用户端,非接支付对于硬件的要求要高于扫码支付,并且在受理端,扫码支付的改造要比非接支付更简单,在产业链上也没有太多的牛鬼蛇神。

2、市场格局:

至于市场格局,目前国内公共交通支付领域参与方众多,公交地铁公司、通卡公司、第三方支付机构以及系统服务商,他们都各自为政,争相抢占公共交通支付领域的市场。而随着交通部推动全国公共交通的互联互通,已经有区域互通的局势呈现,估计“一码走天下,一卡刷全国”在未来是能够实现的。如果照此形势发展,ODA技术也将会面对比较严峻的挑战。

综上

ODA技术推出也有好几年,并且也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商用,至于其能不能在公共交通支付领域掀起狂澜,我们骑驴看戏本——走着瞧。另据移动支付网了解,在2017年6月份上海举办的MWC大会上,银联推出了基于银行卡的门禁方案,并且该门禁方案采用的是ODA技术。ODA技术本就不只局限于交通支付领域,银联将其拓展至其他领域,也算是一种创新,或许ODA技术在其他领域还能有不错的表现。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加载中
相关文章

月点击排行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1-2022 移动支付网    粤ICP备110613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994号
深圳市宇通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28区宝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C座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