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7年移动支付产业10大热词,你最反感哪个?
岁末年初,一年一度的行业盘点也随之而来。过去的2017年,中国的移动支付业务持续走高,受到来自海内外各大媒体的争相报道,一些词频频地出现在新闻中,并且每一个词的背后,都代表着2017年大家关注的焦点。那么在过去的一年哪些关键词被提到特别多呢?下面移动支付网总结了一下2017年备受关注的十大热词!
1、强监管
2017年被业内称为强监管年,多份红头文件的下发都在深度影响行业发展和走向,包括开展违规“聚合支付”服务清理整治,加强开户管理及可疑交易控制措施,出台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规范支付创新业务等等,无不彰显央行要加强整顿行业、推动产业往合规化发展的决心。
其中296号文,首次明确支付机构开展条码业务需获得银行卡收单业务许可和网络支付业务许可,并对条码支付业务进行分级限额管理;281号文,要求银行和支付机构开展支付创新业务应提前30天报告;另外在进入2017年尾声之时,要求2018年起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将由现行20%左右提高至50%左右等等。从金融机构、支付机构到收单外包机构无一放过,很明显央行这一系列监管措施的发布是要从上而下全面整治市场乱象,让支付回归安全本质。
2、网联
2016年4月,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建立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的议案获得通过,“网联”一词就此诞生。
经过近一年的筹备,2017年3月网联开始试运行,并完成首笔跨行清算交易。同时支付宝、财付通、网银在线、快钱支付等支付机构和多家银行相继接入网联平台,网联的股东、董事也相继被曝光。据悉,网联清算有限公司于2017年8月29日正式被工商局核准,股东名单与之前网上所传的一致,共45名。董事长为蔡洪波(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秘书长),总经理为董俊峰(原中国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
网联正式揭牌后,其平台架构、监管范畴逐步浮出水面,网联二维码标准、网联 “双11”考验等话题也频频登上热搜榜,“网联”一词简直可以串起我们一整年在支付行业里的回忆。
3、无现金
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支付习惯也发生了巨变。今年“两会”多个代表建议或提案,呼吁中国全面进入“无现金社会”,一些支付机构也打出推动中国进入“无现金社会”的目标和口号,无现金菜场、无现金景区、无现金城市一度受到鼓舞和追捧。不过最后因为央行武汉分行的一则通知,其热度急剧上升后很快下降,很少再看到“无现金”宣传字眼。
报道称,“央行总行近日对各分支行下发通知,一些地区推进创建无现金城市等活动,一些宣传主题和做法干扰了人民币流通,要求各地依法对不合适的提法、做法进行纠正和引导。”另有传闻央行武汉分行约谈蚂蚁金服相关负责人,明确提出删掉“无现金”宣传字眼等三点要求。”
虽然后面央行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从未对各分支行下发过这样的书面通知。不过确实央行武汉分行曾与蚂蚁金服进行沟通,并提出在宣传活动中删除“无现金”字眼。这场风波过后,“无现金”活动仍在继续推动,不过已改口成“非现金”、“智慧生活”等。随着电子支付的普及发展,无现金将是货币形态演变的必然趋势,谁都难以阻挡无现金的未来。
4、刷脸支付
“刷脸支付”一词其实早两年已经进入大众视野,2015年马云在德国首秀支付宝的刷脸支付功能,受到广泛关注。不过在国内真正能够靠脸吃饭是今年9月肯德基KPRO餐厅刷脸支付的上线。京东则将目标聚焦在购物的支付环节上,让线下零售业务变得更有科技感。另外iPhone X的推出,京东、微信等支付平台已经相继实现了“刷脸支付”功能,取代了密码支付。
现阶段,指纹识别技术运用在支付领域最为广泛,主要是替代了传统的密码输入,简化支付流程。与指纹支付不同,人脸支付的优势不但在于可以非接触识别,甚至可以完全解放手机等硬件介质,即可进行快捷支付。虽然目前刷脸支付全面商用还面临技术、成本等诸多挑战,但从各大巨头试水的效果来看,推广人脸识别技术正在成为行业共识,刷脸支付无疑将是未来支付行业的竞争焦点。
5、扫码乘车
交通支付,被认为是移动支付最难啃的骨头之一,NFC入局这么多年一直啃不动,然而二维码支付一年多就把市场给打开了。即使交通二维码支付的合作以及运营模式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依然阻挡不了这股风气的到来。
简单的回顾,去年支付宝率先把二维码支付推进公共交通领域,然后一些地方势力暗自布局,接着腾讯推出了腾讯乘车码,银联是闪付和二维码双管齐下,北京广州等多地公交地铁支持京东支付购票,万达、苏宁等也在不同城市试点,扫码乘车一下子就火了。特别是今年下半年,几乎每周都能听到某某城市的公交或者地铁开通了扫码乘车功能。据移动支付网不完全统计,目前腾讯乘车码已经在22个城市上线,支付宝与超过40个城市推出电子公交卡,银联的主要战场则在轨道交通。数据显示,二维码等移动支付应用全面覆盖后,杭州公交现金使用下降了20%,足以说明扫码支付解决了很大一部分人的支付问题。
不过交通支付的手段和介质是不断变化的,二维码支付肯定不是最终的支付方式。因为就在数日前,微信小程序开放了基于HCE模式的NFC能力,上海地铁推出了人脸识别概念闸机,或许NFC会旧火重燃,或许我们很快无需借助外部介质,可以直接刷脸坐车。至于扫码乘车这股风还能吹多久,就要看金融科技的发展的速度了。
6、无感支付
听起来像个概念产品,其实是2014年支付宝“空付”概念的延伸。今年6月支付宝在上海停车场首次推出“无感支付”,用户只需要事先将车牌号与支付宝账户绑定,车辆进出停车场即自动抬杆、自动扣费。银联基于北斗+银联Token的“定位+支付”智能交通综合解决方案亮相于2017中国国际金融展上,也称之为停车无感支付。
从用户支付体验上,支付宝和银联的“无感支付”与ETC不停车收费并无太大区别;从技术上,支付宝主要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在车牌识别中的应用,银联要求车上必须有北斗装置,ETC则主要靠车载电子标签与收费站的阅读器进行交互通讯实现自动扣费。
实际车牌识别技术在停车场应用已有多年,基本取代了传统排队取卡的停车缴费模式,支付宝的“无感支付”优势在于本身的海量用户群体,只要简单做个绑定就可以享受该服务,这种轻模式是竞争对手短时间内无法跟上的。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多个城市都在推广这一支付技术。
7、京东闪付
今年7月,京东金融宣布旗下NFC支付新品——京东闪付正式上线。
京东闪付是通过京东支付直接接入银联的清算网络。在这个合作模式里,京东支付是“渠道”,资金依然“从银行进、从银行出”,简单理解就是银行卡快捷支付,也可以称之为电子支付云闪付模式。其价值主要在于支付机构可以复用银联基础设施,实现其支付账户从线上到线下在银联网络中受理。
最后谈谈使用体验,秉承羊毛党的薅毛原则,对于优惠绝不姑息,开通的这几个月不论是线上或是线下,小编为京东闪付着实贡献了不少数据。当然京东闪付的优惠也是很给力的,几乎每一单都是优惠几块不等。
8、共享单车押金
不到一年的发酵,共享单车在2017年迎来了市场爆发,共享单车的企业和车辆投放数量急剧增长。数据显示,2016年除ofo和摩拜,大约有25个新的共享单车品牌涌入市场;2017年7月,全国共享单车运营企业接近70家。不过寒冬很快来临,下半年许多共享单车企业开始陷入倒闭潮,而最受伤的是用户,讨押金差点赶上当年农名工讨薪难。
来自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17年1月至今,已受理超过1万宗关于共享单车的投诉,99%为押金难退的问题。除了已经宣布倒闭的共享单车的押金难以追回,处于第一梯队的摩拜ofo的押金也并不好退。对此摩拜强甩锅,称押金退款迟缓完全是第三方支付平台产品设计的问题,否认了外界对于其资金链吃紧的猜测。究竟是谁的问题,大家心里有数吗?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今年共享单车用户规模为2.09亿人,押金规模将近100亿。现在用户最关注,恐怕已经从体验问题到监管机构何时出手监管问题。而被贴上供应过剩、资金断裂等标签的共享单车该何去何从呢?
9、ODA
银联的ODA应用属非接快速支付新增的功能,采用延时联机交易模式,该方案最早于去年6月公布,年底在广州地铁首次实现落地。最大的亮点在于ODA交易采用扣除的是银行卡主账户里的钱,避开了公交卡电子钱包圈存充值的痛点。另外因为基于银联统一标准,具有天然的互联互通性,在公共交通领域前景广泛。
今年银联在全国快速推进智慧交通,ODA应用也随之走进了肇庆、龙岩、潮汕、韶关、宜昌等多地公交,以及上海地铁。不过出于风控考虑,虽然联机ODA在技术上同样支持借记卡,但实际广州和上海地铁的ODA应用都只支持IC信用卡,从用户体验上而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或许是基于上述原因,2017年进入尾声之际,银联在杭州地铁首创联机预授权过闸。与ODA延时扣款不同,联机预授权过闸可以实现出站立即扣款,因而不限信用卡或借记卡都可以刷。
10、支付宝赏金
“支付宝邀你瓜分10亿现金红包!复制此消息,打开支付宝红包天天领XXX”。类似的消息在2017年的最后两个月天天在微信群、朋友圈疯狂刷屏,这是天猫双11活动后,支付宝推出的“推荐有赏金”活动,将红包通过吱口令、二维码等方式分享给其他人,用户使用后推荐人可获得相应赏金。
毫无悬念,10亿红包致使年底全民陷入赚赏金的大军中,支付宝流量也迅速得到提升,有人称之为最成功的“社交”;而根据网络流传的截图,有的支付宝用户在短时间内获取了137.8万元赏金,有的获取了52.5万元赏金,无疑这些赏金背后是滥发短信、到处贴码、大量注册新用户的"羊毛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