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卢华秋:2016年那些值得关注的二维码支付事件
得益于联网终端的移动化,移动支付继续高歌猛进,其中,二维码支付表现依然强势。借用一句话,2016必定成为二维码支付至关重要的一年。作为移动支付网关注重点内容之一,年终盘点自然少不了它。
1、央行承认&银联标准
央行发函称,二维码支付具有进入门槛低、便捷等特点,适用于对传统POS收银成本敏感的小商户的日常小额交易,可定位于传统线下银行卡支付的有益补充。此函一出,表明央行在监管层面正式认同二维码支付。
12月12日,银联发布银联二维码支付标准,这是继央行承认二维码之后,中国唯一的卡组织发布的合规扫码标准。该标准具备4方面特色:①遵循现有银行卡支付的四方模式,各方现有的利益分配不会收到任何影响,不存在因资金沉淀在虚拟账户带来金融风险;②采用支付标记化(Token)技术对账户敏感信息进行保护,确保账户信息在存储、处理和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③在相同的二维码支付场景采用统一的技术方案和模式,实现不同机构之间的业务互联互通;④预留技术扩展性,未来可通过扩展实现对二维码支付相关国际标准的兼容。
该标准标志着银联正式竖起旗帜,号召各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企业联合起来,吹响在线下扫码战场中反扑微信、支付宝的号角。但微信和支付宝牢牢掌握扫码支付优势,并非只是二维码自身的优势所带来的,长年的互联网用户资源积累、产品运营方式等等也是两个巨头迅速占领扫码支付市场的关键所在。以银联为代表的传统金融势力在二维码支付市场中能掀起多大的风浪还有待观察。
2、银行系二维码One By One
早在今年世界移动大会上,中国工商银行就展示了基于Token研发的二维码支付产品,该产品依托已有银行卡提前注册并登录工商银行“融e联”APP,在实际体验中和其他扫码支付并无太大差别。移动支付网认为单个银行推出专属二维码应用,与他行账户互不相通的玩法也只有工行这种级别银行能上了。至此,工行成了银行在二维码支付战场中的先行者。
9月,建设银行正式推出“龙支付”品牌,该产品包括了多种支付方式,其中就包括建行二维码支付。与工行不同的是,“龙支付”扫码实现了对他行客户的覆盖。11月,民生银行正式上线“民生付扫码”功能,成为首批上线的银联标准二维码支付产品的银行。
还有更多关于银行二维码支付的信息不便一一展开,可以预见的是,越来越多的银行将推出相关产品。特别是银联二维码支付标准出台后,中小银行有了更大的参与可能。
3、进军交通领域
二维码支付在交通领域崭露头角是从“云购票机”开始的,年初广州上线了基于快捷支付的云购票机,据不完全统计深圳、上海、西安、青岛等一众城市也陆续引进。借助购票机,二维码支付从“购买”的角度切入交通支付领域。
二维码交通支付的野心自然不会止于购票,地铁二维码闸机、车载二维码POS的出现几乎是必然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拥有固定票价的广州地铁APM线。市民可通过广州地铁APP、广州地铁微信服务号以及支付宝城市服务等渠道购买电子单程票。在实际体验中,从购票到刷码的整个流程非常简单便捷的,过闸速度并没有想象中的慢,比刷实体卡只要稍微停顿一下。
相比地铁,二维码在公交领域发展速度要更快一些。金华、杭州、济南、湖州、南京等地均有扫码乘车项目上线,具体模式以及使用方式大同小异。另一方面,二维码支付走上高速也值得关注。
交通支付领域不是二维码的强项,在与卡片、NFC手机的竞争中并不被看好。但是二维码支付俨然成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手机支付方式,在这种环境下进军交通领域“抢食”也就不足为奇了。
4、二维码支付带来新的安全问题
经小编非正式总结,批评二维码哪里不好,通常都会从两点出发,首当其冲就是安全问题。二维码作为承担支付信息的载体,本质和网络支付是一致,央视再三曝光的二维码“藏毒”和网上支付时遇到有毒链接没什么区别。它面临的安全质疑也是历史悠久的网络支付要面对的,这里不再多说。
除了本身存在的支付风险外,二维码支付也带来了一些诈骗新形式。佛山一小偷通过更换店主收款码,轻松实现资金盗取的例子让人哗然。随意生成的二维码对于不法分子来说极大的降低了诈骗成本,坑蒙拐骗从此仅需一张纸。
新兴手段除了更换二维码外,还有一个比较出名的案例是不法分子骗取受害人付款码进行资金盗取。这类案件中,用户不熟悉付款码、收款码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能。当然,把责任全推给用户是不可取的,如何规避此类案件再次发生才是当务之急,对二维码支付发展才更有利。比如允许设置更低的限额(支付宝1999元不可调)、禁止截图(iOS系统)等。
5、小创新——扫码秒付
批评二维码哪里不好,还会提到支付速度。完成一次扫码支付,要经过解锁、打开APP、打开付款码(付款)或摄像头(收钱)等一系列步骤。和NFC手机支付比起来,理论上是要麻烦不少。
针对这种情况二维码支付俩巨头联合手机厂商,做了一些小创新,这里统称“扫码秒付”。华为、360 、Moto、vivo 、三星、锤子、联想、TCL等等手机厂商均有型号支持,具体哪些型号支持哪家巨头就不一一指出了。“扫码秒付”以提高用户支付体验为目的,是支付机构和手机厂商的一个合作创新点。移动支付网注意到,一些手机发布会甚至将快速唤出付款码作为卖点。
6、二维码套现重走POS老路
自二维码进军线下小额支付后,凭借其快速便捷、限制条件少等优势迅速发展。“二维码收单”“二维码套现”等顺势成为热词,不管这些词用得准确与否,二维码都在做一些原来POS机做的事情。
在和一些收单行业内人士交流过程中,不少反馈都是原来玩“POS套现”那伙人也跑去玩“二维码套现”啦!特别是96费改以后。和POS收单一样,有套现就必然有处罚,只不过处罚主体不同罢了。
今年11月,有使用聚合支付二维码卡片扫码支付的用户支付宝账号被禁止使用信用卡收付款半年,支付宝的风控通知给出原因就是该账号涉及套现。微信支付方面,9月发布《微信支付违规商户定义及处理规则》公告后,12月就公开了一批从事扫码违规的服务商名单,其中不乏一些知名收单机构和银行。
7、大集团的二维码支付
二维码支付除了有微信、支付宝等体量巨大的玩家外,也不乏星巴克、沃尔玛、inditex等大财团“自嗨”玩家。其中星巴克就是其中最负盛名的案例,在国内也推出了颇具特色的二维码支付。
星巴克在其推出的首款APP中就允许扫描应用内的二维码进行支付,这甚至要比Square和PayPal都早。基于多年以来的会员管理经验和数据沉淀,星巴克在全球各个市场都针对其会员推出了专属的移动支付服务,其中北美市场最为火爆。但是在中国,星巴克会员拓展速度并不快,政策、咖啡文化以及用户粘性培养和美国都相去甚远,专属二维码支付自然就沦为鸡肋。后来,星巴克在中国终于支持微信扫码支付。
除了星巴克,沃尔玛、inditex集团(zara母公司)也分别于今年上线了二维码支付业务,只是二者均无进入中国的想法。二维码支付“自嗨”玩法除了需自身够强大、会员系统够完善外,市场环境也很重要。
回顾过去一年,二维码支付在监管、场景、产品本身、幕后玩家等方面均有所建树;展望未来一年,二维码支付有望成为一个在全方位都愈发成熟的移动支付产品。